close

     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在板橋海山國中教課。

你是否曾好幾次下定決心用200%的專注認真聽課,

但時間過了30分鐘,你聽不懂就是聽不懂,

直到快下課時,你開始質疑自己的理解能力,

下課後,你開始討厭老師,更討厭這門課,

就這樣日復一日,一學期結束了,你反思這學期學到了什麼東西?

答案是,零,

而這堂課,你唯一得到的訊息大概就是,這位老師的確讀了很多書,

但你就是聽不懂。

 

這證明,有知識的人,不見得可以當一位好老師。

 

我的身份很特別,

是一位大學四年級的學生,同時也已經在各級學校及音樂教室擔任老師長達近5年,

也因此,我在「當學生時」,看見教授在台上教學,除了會用心的「學」以外,

也會反思該如何「教」,才能讓學生聽得懂,

然而,會出現上述的狀況,我認為是因為,

「教學」二字,

對於老師而言,在意的是「教」,畢竟師者所以傳道、授業、解惑焉;

對於學生而言,在意的是「學」,要透過何種方法理解老師所說的話。

 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我字有點醜,別介意!

是老師的腦子重要?還是學生的理解重要?

 

回歸本質,教學的受眾畢竟是學生,

「會教」與「不會教」,完全不取決於老師的腦容量究竟有多大,

而是取決於學生是否吸收的成效上,

當然,如果沒有一定的知識量,是絕對不可能當一位好老師的。

 

因此,學富五車的專家學者或是在某個領域精通的達人,

不見得可以當一位「好老師」,但卻還是有可能當上「老師」,

因為不可否認的,我們都曾經遇過這樣的狀況:

 

老師在台上講解一個數學習題,用了方法1法來解答,

台下的學生看了一頭霧水,於是老師改用方法2,試圖讓同學聽懂,

但同學依舊百思不得其解,過了一會兒,

自己研發出了方法3,然後心中默默的OS,

「為什麼老師不這樣教,這樣的方法不是更好理解嗎?」

於是恨不得自己來當老師。

 

你說的是中文,但學生聽得懂嗎?

 

這其實是「知識上的代溝」,

就好比要李白用白話文寫一首詩,

亦或者要徐志摩用火星文寫出「窩i尼1314」的情詩,

對於學生們來講是十分容易的,但對老師來講卻比登天還難

這正要當一位好老師,必須要做的功課,

也就是「設身處地」,用學生懂的語言來說話。

 

如何讓學生學有所成?

 

想讓學生學得好、學得快,首要之務就是讓他愛上這堂課,

而要如何才能讓學生愛上這堂課?就是讓他感受到快樂!

因為人們傾向於記憶快樂的事情,

 

我必須承認,我本身並非音樂系出身的,

倘若要比音樂上的造詣,我絕對「莫敵萬夫」,

但在教學上,我有信心也確實可以讓每位學生,

進去教室前可能愁眉苦臉,出教室後卻可以眉開眼笑,

因為我認為,要成為一位好老師,也必須具備讓學生感到快樂的能力。

 


 

你有什麼想法,在底下留言給我
如果喜歡我的生活,想法,歡迎訂閱:)

點我訂閱(Click me to subscribe)

 

《我的FB粉絲專頁》
▥▩►武敬凱 Jing Wu

 

 

《我的Youtube音樂頻道》
▥▩►武敬凱 Jing Wu

 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武敬凱 Jing Wu 的頭像
    武敬凱 Jing Wu

    文字寫歷史,音樂寫故事。

    武敬凱 Jing W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